南京职称继续教育官方网站
|
|
|
|
|
|
|
|
最新提示:
 2018南京市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程代理的通知  08-15  2018年南京市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程代评的通知(职称评审最新  08-15  2017年南京市电子信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11-28  2017年南京市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程评审辅导的通知职称评审  02-24  关于2015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  07-06
   热点文章
  证书查询
  办事指南
  工作动态
  职称考试
  通知公告
  继续教育
  代理代办服务
  学历提升
南京职称继续教育官方网站 > 工作动态 > 文章内容


(责任编辑:工程师职称资格采编办公室)
储永宏同志在2006年全市职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07-03-14 00:00 来源:南京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网 http: 作者:职称咨询专员 点击:
储永宏同志在2006年全市职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03-14 点击次数:1066

(2006年3月30日)


同志们:
  全市职称工作大会,每年都召开一次,主要是因为职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过去的一年,全市职称工作紧贴中心、改革创新、强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得到加强,重新组建了专业化、社会化的各专业中、高级评审委员会,出台了执业资格管理工作意见,南京人才大厦正式启用,职称申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全市职称系统同志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家宝同志的委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来谋划职称工作
  第一、要突出职称工作制度的不断创新。从86年国家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度以来,我们的职称制度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职称工作无论是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还是在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职称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始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已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普遍赞誉和好评。近几年,我市的职称工作还是在全国、全省走在了前列。在评价体系建设、聘任管理、推行执业资格制度、职称考试以及破格认定等方面,既注重改革创新,又加强统一管理,每年都有新的举措。比如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的评审,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的认定,以及社会化申报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在全省都是率先开展的。今后,我们在职称工作中要想取得新的成绩,必须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第二、要突出职称工作方向的科学把握。多年来,我市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对职称工作高度重视,在职称工作当中较好地发挥出了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全市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省、市都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定今年职称工作的方向是:一是要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围绕“四大支柱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政策、开展工作;二是要适当放宽条件,职称政策的制定要加大向教育行业、一线基层和偏远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倾斜,降低申报门槛,简化申报程序;三是要创新评价机制,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实践业绩的评价,使职称评价标准更科学、合理;四是要强化管理服务,在管理组织上,在保证评审质量前提下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服务方式上,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使服务手段更丰富,更贴近时代、贴近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要突出人才发展环境的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广大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为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服务,是我们职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以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政策体系。二是要努力创新人才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和创新人才的培育、选拔、竞争和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人才聚集南京、贡献南京的宽松环境。三是进一步畅通人才发挥作用的渠道。提供人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各类人才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四是要以选拔和评价创新型技术人才为“龙头”,加强基础性人才培养和使用,带动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衡量职称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改善我市人才创业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南京地区的人才脱颖而出;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以加强组织管理来保障职称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职称工作无论是具体内容的落实,还是政策的制定,都有较大的动作,需要我们加强组织,有序推进。
  第一、认识要到位。认识到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认识到位,强化责任意识,才能有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工作的创造性、实效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是我们南京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关键,是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技术人员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职称工作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职称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事关人才战略实施的成效,事关我们人事工作者使命和职责的落实。我们应深刻认识做好职称工作的深远意义,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做这件大事。
  第二、管理要到位。我们从事人事职称工作的每一位同志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公开评审条件,公开评审程序,公开评审结果,严肃评审工作纪律,接受社会监督,增强职称工作。
  第三、学习要到位。市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要在市职称办的协调和指导下,加强对评审政策和评审程序的学习掌握,提高自身的评审水平,增强公信力。要通过我们大家深入细致地工作,形成评价科学、选拔规范、竞争有序的职称管理机制,使之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信赖的诚信工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工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质工程。
  三、以开放式的工作模式来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
  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服务,为构建自主创新城市服务,为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群体的人才队伍服务,是新形势下职称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一、要形成更加开放的工作体系。这几年职称工作,着眼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制、民营企业发展,已采取适当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方法,对有些社会急需的专业群体的职称评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职称服务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对改革改制单位、民营个体企业、农业经济发展等领域中职称破格评定工作进行了创新突破,对它们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些工作还不够系统,还不够规范,与生机勃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职称工作在一些新兴经济组织中还不象我们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服务那样及时、有序。为此,我们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的触角,拓展服务的领域,扩大服务的范围,使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走向社会,走向技术创新的主体单位,走向一切需要服务的专业技术群体。
  第二、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等传播渠道,借助行业系统业务工作部署等时机,对今年职称工作的各项内容向社会公布,对有关政策要求、规章制度及评审工作的计划安排等重点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政策,清楚规定,明确权益,增强参与职称评审的主动意识。
  第三、要形成职称评审的全面覆盖。要进一步向厂矿企业辐射,把服务送上门,把政策送到家,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到职称评定的服务,确保他们在行业领域认可、创业资格认定、人才交流竞争等方面享有应有的权力和利益。
  四、以严格的政策、严密的程序来提高职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严格政策规定和工作程序,是职称做到严肃性、公正性,特别是权威性的关键。
  第一、要坚持评审标准的科学性。近几年,在总结我市各个系列专业评审标准和条件细化量化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各个行业和专业的特点,遵循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以业绩作为重点,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克服人才评价工作当中的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的倾向,要在更大的层面和范围内,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地通过职称评价选拔人才。
  第二、维护评审工作的严肃性。今年职称工作的政策调整比较大,在教育系统重新修订出台了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教师的三个评审条件,在工程技术等专业评审中增加了对发明、专利、项目、名牌的评价内容,这些都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还需要我们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更真正吃透、把握政策精神,严格政策的落实。各级人事职能部门,要坚持“科学分类、社会评价、单位使用、政府调控”的职称改革方向,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评审程序,维护职称工作的严肃性。各评审委员会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加强工作规范和纪律要求,确保职称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要把握具体条件的灵活性。严格把握政策,不是死搬硬套,要遵循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区分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突出重点,如破格评定中的突出业绩,有了政策要求,但具体条件还没有形成时,我们要在正确的政策导向下注意处理好个案,为完善政策做好调研。
  同志们,今年是南京各项事业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职称工作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推动职称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