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印发《南京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与管理的意见》的 |
|
时间:2007-03-19 00:00 来源:南京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网 http: 作者:初级工程师代办服务专 点击:
次 |
|
关于印发《南京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
|
2007-03-19 点击次数:3414 |
宁职称字 [1999] 3号
现将《南京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与管理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紧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工作。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日
南京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与管理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国发 [1986] 27号《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关于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的要求,为强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做好我市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工作,实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由“指标”管理到“结构比例”的管理,现就全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与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原则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须在单位定编定员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范围和各职务系列确定的结构比例幅度内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可设高、中、初三级,也可只设中、初两级或只设初级。岗位设置一经批准,应相对稳定。设岗工作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因事设岗、岗职对应的原则。以 “事”为中心,按照工作的需要,确定岗位的职数和职务层次,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事有岗有责。
2、重点导向、竞争激励的原则。设岗要从单位实际出发,注意向重点业务学科岗位、人才紧缺岗位和一线的工作岗位倾斜,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增强和稳定基层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3、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原则。按照岗位有层次、结构要合理、组合最优化的要求,依据单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性质、专业的特点及担负的责任,选择最适用的职务主系列和非主系列,确定各系列最适合的档次,配置每个系列最适当的岗位职数,发挥群体最佳效能。
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宏观控制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实行总量控制、结构比例控制和最高职务档次控制。
总量控制是根据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的规划,研究确定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总的结构比例,指导各职务系列结构比例的确定。调整和控制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年度使用。
结构比例控制是在单位主要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实行。确定结构比例要立足现状、有利发展、社会可比。结构比例由系列主管部门提出,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在审定的结构比例内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最高职务档次控制主要是对单位非主系列设岗的控制,重点是对高级岗位设置的控制。明确不同类别单位选用的非主系列最高可设置的职务档次。单位在非主系列岗位设定时,不得超过该系列最高职务档次的限制。
为了强化 对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将在全市统一建立《南京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手册》,对各单位的岗位职数和聘用情况登记在册,实行动态管理。
三、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步骤
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就是在分解具体专业技术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运用职位分类原理,明确相应工作岗位和职责,确定所需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及档次。设岗的步骤为:
1、制定下发各职务系列结构比例。
2、培训骨干,指导各单位的设岗工作。
3、单位申报。岗位设置工作应由单位领导、人事部门和主要业务技术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设岗工作班子,首先对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分析,再进行分类分解,以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满负荷工作为单元划分岗位任务范围,然后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选用职务系列和档次,提出高、中级职务的结构比例,拟定出设岗方案,填报审批表。
4、分级审核、审批。单位将审批表和岗位管理手册一并报区、县职称办或市主管部门审核后,再报单位选用的主系列主管部门初审,最后报市职称办审批。
5、单位将经过批准的岗位职数分解到具体部门的工作岗位,制定岗位职责、聘约、考核及聘任办法。
6、建立管理手册,对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用实行动态管理,并将根据单位工作任务的变化和人员的变动,适时进行结构比例和岗位职数的调整。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宣传文件精神,提高工作透明度,注意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市各系列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本系列职务岗位设置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知难而进,高质量地完成岗位设置工作任务。 |
(责任编辑:工程师职称资格采编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