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职称继续教育官方网站
|
|
|
|
|
|
|
|
最新提示:
 江苏省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02-13  人社部发〔2014〕9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  05-17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_政府信息公  03-13  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  01-26  〈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  01-21
   热点文章
  证书查询
  办事指南
  工作动态
  职称考试
  通知公告
  继续教育
  代理代办服务
  学历提升
南京职称继续教育官方网站 >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 文章内容


(责任编辑:工程师职称资格采编办公室)
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
时间:2007-04-27 00:00 来源:硕学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信息网(硕 作者:建设建筑工程咨询专员 点击:
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7-04-27 点击次数:451

人发(1997)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民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为了加强假肢与矫形器制作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规范假肢与矫形器行业的市场行为,促进假肢与矫形器行业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将《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假肢与矫形器行业的管理,规范假肢与矫形器行业的市场行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执业水平,保护残疾人权益,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国家对假肢与矫形器制作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考试、注册登记制度。凡按本规定通过考试取得假肢或矫形器制作师(以下简称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人员,方可从事假肢或矫形器制作业务。
  第三条 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由国家确认批准。
  假肢制作师英文译称:
  CERTIFIED PROSTHETIST (简称CP)
  矫形器制作师英文译称:
  CERTIFIED ORTHOTIST (简称CO)
  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师英文译称:
  CERTIFIED PROSTHETIST AND ORTHOTIST (简称CPO)
  第四条 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是具备该专项工作执业能力和水平的证明,亦作为上岗或依法申请从事假肢或矫形器制作业务的法定注册凭证。
  凡从事假肢或矫形器制作业务的单位,其关键技术岗位必须由经注册登记的假肢或矫形器制作师担任。
  第五条 民政部负责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人事部负责制作师执业资格制度组织实施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二章 考试
  第六条 制作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办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第七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制作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假肢与矫形器或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并具有六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其中在民政部审核批准的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单位有四年以上工作经历。
  (二)假肢与矫形器或相关专业大专毕业,并具有四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其中在民政部审核批准的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单位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三)假肢与矫形器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三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其中在民政部审核批准的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单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
  (四)假肢与矫形器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并具有两年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其中在民政部审核批准的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单位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
  (五)民政部认定的其他同等条件。
  第八条 制作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由人事部或其授权的部门颁发统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执业资格证书。
  第三章 注册
  第九条 制作师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民政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为制作师执业资格的注册管理机构。人事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部门对制作师的注册及管理有检查、监督的责任。
  第十条 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应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三个月内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申请制作师注册者,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遵纪守法,恪守制作师职业道德。
  (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三)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再次注册者,应提供本人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证明。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健康等原因不宜从事制作师业务的。
  第十三条 申请注册者,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出具的考核合格证明。
  (四)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十四条 经批准的制作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颁发由民政部统一印制的制作师注册证,并将注册人员名单报民政部备案。
  第十五条 注册证有效期一般为三年,每年验证一次,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持证者要按规定到注册管理机构重新办理注册登记。对制作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予验证和重新注册。
  (一)同时在两个假肢或矫形器制作单位执业的。
  (二)不按规定参加执业培训的。
  (三)因违法执业或者因过失对当事人造成身体严重伤害的。
  第四章 职责
  第十六条 制作师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必须以维护广大肢残者的利益为基本准则,并对装配出的每具假肢、矫形器的质量负责。
  第十七条 一个制作师只能在一个单位内执业,并对其所分工的业务负责。
  制作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
  第十八条 制作师按规定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注意了解国内外假肢与矫形器行业动态,掌握最新的假肢与矫形器制作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五章 罚则
  第十九条 制作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可以给予警告或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一)注册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二)同时在两个假肢、矫形器制作单位执业的。
  第二十条 没有取得制作师资格或者没有办理制作师注册登记手续,以牟利为目的从事假肢、矫形器制作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警告或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第二十一条 假肢或矫形器制作单位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被处罚人对民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依照本规定申请制作师注册或申请重新注册时,申请人对不予批准或不予答复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三条 制作师及其所在的假肢、矫形器制作单位因违法执业或因过错致使当事人造成身体伤害的,由假肢、矫形器制作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赔偿后,可以向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直接责任人追偿,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各地注册管理机构对制作师所受的处分,应及时记录在证书中的处罚登记栏内。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对已在须有制作师任职的关键岗位上工作但尚未通过制作师资格考试的人员,要进行强化培训,限期达到要求。在限期内不能通过资格考试者,不能再从事该项工作。
  第二十六条 假肢或矫形器制作业务的关键岗位设置和职责规范,由民政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境外人员申请制作师执业资格考试和申请在境内从事假肢和矫形器制作业务的管理办法,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由民政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