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职称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国家和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和管理攻坚年”的目标和任务,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升职称(职业资格)管理水平,使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率先突破一百万。
(一)完善政策,稳步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中小学教育系列职称申报在去年试点改革的基础上,按照江苏省2013年出台的条件要求开展工作,适时向教龄较长的一线、偏远学校一级教师申报对象适度倾斜。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推进工程、会计、中等职业学校等系列职称制度的分类改革。实行定考分离,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等国家考试类职称资格不再纳入初定范围;更新初级考试教材及题库。自2014年起继续教育列为高级职称申报的必备条件,在实施上按年度学时要求逐步覆盖,并引入网上学时验证制度。取得《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南京海外留学人才居住证》的“两证”人才申报中高级职称时,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不作要求。
(二)加强引导,促进企业专技人才队伍发展。继续面向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按照总量从紧,质量从严的原则,实施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的破格认定制度。在企业任职要求上向规模企业适度倾斜;在申报年龄要求上向女性适度倾斜。进一步拓宽业绩突出的企业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晋升通道,同时进一步规范职称逐级申报原则,自2014年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工程系列中级时,初级职称列为必备条件且至少须满一年。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向高级职称倾斜政策的宣传(省人社发[2013]80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配套引入有效的职称激励机制,重视并加强企业自身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
(三)创新管理,健全职称申报评审服务平台。提倡诚信申报,简化申报要求,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向区、行业等职称申报代理点分步下放初定审核权限,方便区、行业开展职称服务。强化服务窗口职称社会化管理功能与水平,进一步完善程序,规范申报,强化审核,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假学历、假业绩、假论文现象,不断提高职称社会化申报与评审质量。
(四)规范程序,抓好队伍完善制度确保质量。将改革部署与常规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两级评审程序,坚持评委随机抽取原则,坚持破格申报及高级评审的面(考)试制度。加强职称工作队伍建设,开展职称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比表彰活动;加大调研力度,完善考核培训制度,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确保职称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五)严格审核,突出分工加强协作强化监管。加大考试类职称(职业资格)审核力度,确保审核质量,维护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各项专业技术类职称(职业资格)考试的监管工作,确保考试工作安全进行。强化职业资格证书管理,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的同城性、时效性,进一步缩短证书制发周期。
(六)升级网络,创优作风提升无形窗口服务。加强数字职称建设,进一步升级网络管理系统,强化信息披露与宣传,完善信息管理,加强网上信息咨询,考核答复质量与时效。利用网络、电讯等手段及时披露、发布证书信息,扩大覆盖效果,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取证、查证、核证。提高行文效率。 |